人類曾根除「天花」,卻拿「猴痘」沒輒?

人類曾根除「天花」,卻拿「猴痘」沒輒?

圖/猴痘病毒。Flickr by NIAID

6月25日,指揮中心證實,猴痘個案正式登陸,台灣也成為繼新加坡、韓國之後,第三個被猴痘攻陷的亞洲國家。這並非猴痘首度爆發疫情,曾根除天花的人類,為何束手無策?

截至6月24日,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最新數據顯示,這波自2022年5月以來所爆發的猴痘疫情,已擴及超過40國,造成超過4000人的感染。

有別於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平地一聲雷地出現。若從人類首例猴痘個案起算,人類對抗猴痘的歷史,已有52年之久。

自1970年,剛果首度出現人類感染猴痘後,平均每年都會在非洲發現數千例的確診個案。該病毒也曾在英國、美國,爆發小規模的疫情。

雖然猴痘傳染力不高,但在未接種疫苗的狀況下,目前主流的猴痘病毒,仍有1%~2%的致死率,若是中非變種株,更有高達10%的致死率。

如今,猴痘再次大規模感染,也不禁讓人疑惑,為什麼人類與猴痘纏鬥逾半世紀,至今仍無法根除?

猴痘是什麼?疾管署提供

圖/猴痘是什麼?疾管署提供

圍剿天花11年,人類也曾根絕傳染病

事實上,人類曾在根除傳染病的歷史取得去巨大勝利。就是在1980年,徹底根除同屬「痘病毒科」的天花。

與猴痘相似,天花感染者會出現全身疹子,並在皮膚上長出「痘」,也就是俗稱的膿皰,不同類型的天花致死率不同,但最典型的病毒株,致死率可達30%。

但與猴痘不同的是,天花已經絕跡超過40年,追溯最後一起自然感染天花病毒的個案,是1977年的索馬利亞。

能根除這株殘害人類超過3000年、奪走數十億人性命的天花病毒,關鍵,是在於疫苗技術的問世。

1796年,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發現,只要在健康的人身上,先接種牛痘病毒,當牛痘確診者康復後,同樣能對天花病毒進行免疫。

該發現,後來受到WHO的重視,並在1967年開始,以愛德華的免疫理論為根基,實施全球性的消滅天花計畫,成功在11年內,完成根除天花的壯舉。

時至今日,這款透過「種牛痘」所研發出來的「天花疫苗」仍然有效。甚至也被證實,對於時下所流行的「猴痘」,具有高達85%的保護力。

猴痘的預防及照護。疾管署提供

圖/猴痘的預防及照護。疾管署提供

滿足兩大關鍵,傳染病才有望徹底根除

但遺憾的是,即使擁有疫苗技術,眼下要根除猴痘,仍有困難。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指出,除了具備高保護力的疫苗外,傳染病要能被完全根除,還需要具備兩大契機。

首先,是該傳染病的影響力,嚴重到足以啟動全球性的根除計畫。

除了天花外,目前全球範圍內,另一大型傳染病根除計畫就是「小兒麻痺」。小兒麻痺傳染途徑,可以透過食物、飲水、口沫,且傳染力極強,部分感染者除了會發燒、嘔吐外,還可能造成肌肉萎縮,終生殘疾。

根據WHO的數據統計,1980年代初期,全球每年已知的小兒麻痺患者,就有5至6萬人,若再考量到公衛統計能力不足的國家,每年至少有超過30萬人感染。

考量到小兒麻痺的快速傳播力與危害性,1988年,WHO因此著手「根除小兒麻痺症計劃(Polio eradication)」,並成功在2000年初,讓小兒麻痺從全球超過80%的區域絕跡;近十年的平均確診數不到1000名。

但防治猴痘,能否像防制小兒麻痺一樣,能發起全球性根治計畫?

施信如坦言,很困難。要推行大規模的根治計畫,需要考量到病毒本身的傳染性與影響力。目前猴痘多半透過體液、黏膜傳染,應不至於造成如小兒麻痺般的大規模傳染。

以目前的統計來看,大部分的猴痘患者都能自行康復,再加上可以透過接種天花疫苗,提高保護力,其危險程度,不至於上升到需要重金統籌的國際型計畫。

猴痘難根除,關鍵在「人畜共通」

施信如指出,這波猴痘的起源,目前推論來自非洲的齧齒類動物。人類因為誤觸這些帶源動物的分泌物,或是食用到帶病源體的食物,而被傳染。

目前這波大規模感染,不排除就是某支猴痘病毒,在非洲突變後,以更具有傳播力的變種株形式,於人類社會中爆發。

但麻煩處在於,相較只存在於「人傳人」的天花,這類可經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人畜共通疾病」,難以從源頭上根除。畢竟,人類無法控制病毒在動物體內的變異狀況。

事實上,最困擾人類的新興傳染病,如狂犬病、伊波拉、流感,也都是所謂的人畜共通疾病。

施信如表示,這些疾病的特色,就是會不斷捲土重來,以伊波拉病毒為例,該病毒來源於蝙蝠,自1970年代以來,已多次在非洲爆發,每次的病毒株都有差異,公衛專家也只能針對各波疫情,見招拆招。

若無法根除人畜共通疾病,人類又該如何與病毒相處?

對此,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曾表示,原先與動物們和平共處的病毒,會傳到人類社會中,多半源於人類大舉破壞生態。當動物棲息地受損,人畜接觸頻率驟升,導致病毒有機可趁。

要降低病毒感染人類,最終,還是得問:人類是否願意延緩開發,正視大自然的反撲?

原文連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9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