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加強防疫科研 未來4年將投入6億元

自由時報

2021/08/25 15:13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抗疫導入科技,學術單位也動起來!科技部繼去年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今天再宣布投入6億元經費,進行為期4年的「防疫科研及能量建置計畫」,以建置防疫科研核心設施、厚植應變新興感染症之作戰能力、培育高階防疫人才與國際鏈結等3項為目標,以面對未來各種新興傳染病的挑戰。

科技部長吳政忠致詞時說,科技部於去年年中就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並投入1.85億元,包括台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長庚大學暨長庚醫院、國防醫學院等5所大學都參與,希望以此組成抗疫團隊,做台灣防疫的有力後盾。

科技部生科司長陳鴻震指出,「防疫科研及能量建置計畫」將建構高防護實驗室;病原監測及動物測試等平台;檢驗試劑、藥品、疫苗等開發驗證;並儲備緊急應變量能;研發創新前瞻產品、應用;強化跨國交 流等,不只可以協助政府抗疫,也可以發揮台灣在國際上的關鍵力量。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長庚團隊已開發出精準並能快速檢測人體血清中和抗體效價之檢測試劑,此試劑已獲得緊急授權使用,已可用以追蹤疫苗施打後,體內新冠病毒有效抗體的長期變化,作為全球建立疫苗效期監控指標。

國防醫學院校長查岱龍表示,在國防部支持下,建置了亞太等級P4、P3等高防護實驗室,並開發核酸、抗原偵檢技術,同時也藉宿主對疾病耐受性的研究平台進行藥物開發,對變異株或其他相關病症治療都有幫助。

而成大校長蘇慧貞也說明團隊研發成果,包括應用遠距生理訊號與室內定位監測防疫物聯網、移動式智慧採檢暨實驗屋、新冠肺炎人工智慧影像自動判讀系統等;另也設計出全臉式霧化吸入治療面罩、以及戰疫防護罩,保護醫護、提升病患治療效果。

陽明交大副校長楊慕華則提到,團隊擴充檢驗量能,協助宜蘭避免疫情擴散,也以低血氧雲端監測系統進駐新北聯醫;而治療面向則協助新冠治療藥物引進,也以智慧動態系統升物應用於老藥新用。

台大醫學院長倪衍玄提到,團隊結合產業共同開發低血氧雲端監測平台,期能減少新冠病患寧靜缺氧導致猝死的風險,桃園市政府檢疫所架設的低血氧即時監測平台即是使用此系統,另亦結合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減少醫護暴露在高風險場所的機會,未來可望推廣至全台防疫旅館與檢疫所。